辰戌丑未四個墓庫的正確使用,在命理實踐中是非常有幫助的,取用之法和刑沖的宜與不宜自然不用多說,出庫與入庫也有著很重要的現實意義。
什麼時候以出庫論?什麼時候按入庫說?命理初學者往往都是一頭霧水,殊不知出庫為用,入庫為休,一出一入之間,差之毫厘,繆以千里。
出庫,就是庫中所藏的天干,被引出之意,或者說就是從墓庫中走出來之意。
比如丁火生於辰月,辰為水之墓庫,藏有癸水,天干透壬,以之為丁火官星,此為壬水引出庫中之水,為癸水出庫,或為壬水臨庫而論。這種情況絕對不能認為是幹頭之壬水,逢辰就為入庫,大錯特錯。
或者又如己土生於辰月,月干壬水透出,壬水臨庫,為己土之財星,逢辰則水止而不流,為財星歸庫,但是,乾透壬水,引出癸水元神,為壬水之根,反為出庫,絕對不能誤以為壬水入庫,必要逢沖,也是大錯特錯。
又比如丁火用壬水為官,見壬水坐下為辰,則為壬水臨庫,身坐庫根,以辰庫為壬水之根,不能再見戌土來沖辰,若見戌沖,則壬水根拔,不能為佳,官星無根,為虛露無力,則官不為官。
凡為日主自坐身庫者,必要坐下為己身之庫,如丙戌、壬辰、辛丑、乙未,丙火坐下戌為火庫,壬水坐下辰為水庫,辛金坐下醜為金庫,乙木坐下未為木庫,此者皆以日主自坐身庫而論。
然而,坐下非己身之庫者,不能以自坐身庫看,比如丙辰、壬戌、辛未、乙丑之類。但是,如果庫中藏乾透出為用者,可以取為自坐不同庫論,日柱丙辰,癸水透出為用,可以理解為自坐官庫;日柱壬戌,丁火透出為用,可以理解為自坐財庫,余皆同論。
但是,庫之地支會合者,則要以會合論五行,比如辰土見申見子,申子辰三合水局,則以水論,或者見卯見寅,寅卯辰三會木局,則以木論,不以墓論,其他如戌、醜、未,依此類推。
地支之五行是否以出庫入庫而論呢?
比如寅卯見未、巳午見戌、申酉見醜、亥子見辰,實踐中印證是可以以出庫而論的,但是,力量肯定不如天干大,格局也不如乾透純粹,可以看作是對原有五行力量的一種增強。
但是,必須注意的是,如寅申巳亥見各自的墓庫,都以入墓論,而子午卯酉見各自的墓,因有子辰、午戌、酉丑、卯未半合局的關係,則不以入墓而論。
盲派命理中,天干戊己土、地支土也是有墓庫的,土的墓庫就是辰土,辰為土墓也為水墓,醜入辰墓,未也入辰墓,但是當丑未辰都出現時,丑未因為相衝的關係,不論入辰墓,辰戌沖,也是不入墓。
有些盲派的觀點,大家學命理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,簡單概述如下,大家可以適當借鑑。
1-命局原局有某一個五行及其墓庫,可以論出墓庫。
2-十神多而入墓庫,即無論天干或地支,合在一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者見各自墓庫則入。
如:辛酉一柱見原局有醜,則論辛酉入醜墓,不作酉丑拱局看,再比如:天干見庚又見辛,地支見丑, 則以庚辛入醜墓論,又如命中見兩個卯木而又有未,則是卯木入未墓,不論卯未拱,以此類推。
這一結論與子平法幾乎完全相悖,大家了解一下即可。
3-天干坐墓則不以入墓而論,比如丙戌一柱,乙未一柱,丙乙皆不以入墓來看,反而是自坐庫而有根論。
這一點與子平法幾乎完全一致。
4-閉庫之說主要是指地支六合閉庫:酉金閉辰庫,代表裡面的癸水、乙木壞了;卯木閉戌庫,代表裡面的戊土、辛金壞了;子水閉醜庫,代表裡面的辛金壞了;午火閉未庫,代表裡面的乙木壞了。
接下來,我們重新回到子平理論的體系,因為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,要跟大家分享。
行運中的出庫與入庫究竟應該怎麼論處?
這方面子平法和盲派差異還是很大的,核心在於二者理論基礎不同,我們不展開分析,還是延續子平法的邏輯往下進行。
天干透出和地支合會是命局原局出庫的主要方式。比如原局天干透出壬癸水,地支有辰土,可以看作是水出庫,或者地支辰土遇到子水,子辰半合,也是一種出庫的方式,當然,遇到亥水也可以理解為出庫。
盲派認為命局有亥子水,大運見辰,亥子水為入辰墓,命局有申,申也隨著會合一起進辰庫。不過,盲派認為入墓庫也是一種做功,也是力量的一種表現形式。
如果原局有墓庫所藏天干出庫的情況,歲運再次遇到墓庫,可以看作是天干入墓庫的時候到了;而如果歲運天干再次遇到墓庫所藏,則為天干出庫應期到了,應該理解為出庫,而不是入墓庫。
主要原因就是,歲運所遇到的干支,如果與原局相同,則為啟用其在原局作用的時候,歲運天干透出,則為透出應期,歲運遇到墓庫,則為墓庫來收天干入庫。
地支透過合會方式出庫的,也以同樣邏輯分析即可,具體我們來看一個辰土墓庫的情況分析。
命局有辰,天干透出壬癸水,已經透出為用,此時如果歲運天干再次見到壬癸水,則為啟用原局天干的壬癸水,是為水星出墓庫而論;如果地支子辰半合為用,歲運如果遇到子水則為出庫應期。
相反,如果歲運遇到辰土,則為已經透出的壬癸水入墓庫的時候到了,或者地支已經合會的子辰也到了入墓庫的時候,而不能理解為多了一個子辰相合。
戌、醜、未墓庫同樣分析邏輯,不再展開。
如果原局墓庫所藏天干不透,地支也沒有合會,更沒有刑沖開啟墓庫,這時候就需要等待歲運中出庫為用,否則其所藏天干,終無大用。
如果是歲運第一次遇到天干透出,或地支合會,則為出庫,第二次遇到則為入庫。
不過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是大運遇到出干,就需要等到大運再遇到才是入墓庫(人生過百者少,一般不會出現);如果大運遇到出庫,該柱大運期間某一個流年再逢,則為流年應期大運出干的時候,不做重逢入墓庫而論;如果大運沒遇到出庫時刻(很有可能),流年第一次遇到也可以視為出庫,入庫也要等流年再逢。
似乎有點拗口,我們還是看具體的例子分析。
地支辰土,為壬癸水之墓庫,原局沒有壬癸水透出,地支也無會合,墓庫不開,則只能等歲運出庫了。如果大運第一次遇到壬癸水,比如大運壬申、癸酉,則為出庫而論,大運再遇到則為入墓庫而論。
如果大運遇到壬申,為壬水出庫,流年也遇到了壬申流年,則為該柱大運期間出庫的應期之年份,不能理解為這一年壬水入墓庫。
可是如果大運不見壬癸水出乾,反而某一個流年遇到了壬申、癸酉,也是出庫而論,而下一柱大運再次遇到壬癸水透出天干時,當為入墓庫之時。
如果忽略了歲運出庫入庫之論,在斷命實踐中往往會出現較大的誤差,而出庫入庫對命局影響力的大小,還要結合命局原局的喜忌進行全面細緻地分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