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孝瞻在給《子平真詮》做評註時,對調候的考慮是比較少的,這跟余春台給《窮通寶鑑》做評註時的觀點截然不同,余氏認為調候優先。
徐樂吾在評註中也有評論:用神須得時乘氣,譬如夏葛冬裘,得時則貴,然亦有用神雖乘旺氣而不貴者,則受氣候之影響。故此,取用神,於扶抑之外,必須參合氣候,即調候之法也。
近代也有命理大師認為,一個命局首先是看月支、日支、時支是否有財官,有則可以不考慮調候,也必定是中產以上人士,如果月支、日支、時支沒有財官,而命局調候得當,也必定是中產以上人士。
余氏認為,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,又有寒暖燥濕四氣,五行在四季中所表現的特性各有所別,所以,用神必須配合節氣,相互結合參看。
如果得時,自然可以事半功倍,再加格局上乘者,必然富貴無疑;但是,如果遭時不順,即使格局干支配合適宜,雖有奇才,成功也不易,多有波折。
用神配合氣候得失,所包含的內容有幾個方面,一是五行的旺相休囚死,二是進氣退氣,三是寒暖燥濕。
五行旺相休囚死,當時者旺,所生者相,所克者死,生我者休,克我者囚。獨土無旺,金無相,水無死,火無休,木無囚。
春:木旺、火相、金囚、水休、土死。
夏:火旺、土相、水囚、木休、金死。
秋:金旺、水相、火囚、土休、木死。
冬:水旺、木相、土囚、金休、火死。
但是一年三百六十日,五行各旺七十二日,惟土為萬物之母,旺於四季,各一十八日,共為七十二日,所以土於司令時,土旺、金相、火休、木囚、水死。
功成者,五行所謂得旺氣,旺而能止息,是謂退藏,五行能量達到頂峰時就需要收斂克制,避免過盛致災。將來者,五行在冠帶、胎養之地,其氣未盈,故要子母相生,以益其氣,則有榮進振發之道。
五行之性,以胎、生、旺、庫為四貴,以死、病、敗、絕為四忌,以冠帶、臨官、養、衰為四平,然而又有生而不生,旺而不旺,此為兇乃先吉,有死而不死,絕而不絕,此為吉乃先兇。
所謂進氣退氣,是指五行在春夏秋冬四季的運行過程中的狀態,取旺、相、休、囚為用。
所謂旺,按四季而定,當令者旺,如木生於寅卯月為旺;將來者為相,木生於亥子月為相;旺之極後為休,木生於巳午月為休;退而無氣為囚,木生於辰須丑未月為囚,時逢絕地則為死,如木生於申酉月為死。
何為進?將來者為進,衰之極者為進之機,如木生於戌月,氣勢衰弱到了極點,但卻隱藏著進氣之機。因為戌月,是木胎之後的養地,就如人的胚胎已經形成,又戌月在亥月之前,亥為木之長生,猶如胎兒出生,所以戌月肯定為木的進氣之機。
又如何為退?旺極之後為退,如木生於卯月,為旺之極,旺之極者,則為退之機,生於辰月,木即為退氣,不能為旺,所以,凡旺之極時,也就是其衰弱的開始。進則為盛,退則為衰。
在斷命實踐中,喜神、吉神宜進氣,宜旺相。兇神、忌神宜退氣,宜休囚死。旺則到了極盛的時機,也就隱藏著衰敗的萌芽;死則衰敗到了極點,但卻意味著會逐漸產生新的生機。
所謂寒暖燥濕,指氣候而言之,實質是指水火二氣,冬則天寒,夏則炎熱,以調候為急。而調候之法,在於寒冷者宜暖之,暖者則要寒之。
由於亥子丑居西北之位,時令三冬,則流於陰滯,陰氣太盛,則流於寒濕,氣勢偏枯,孤陰不長,最喜行陽和氣盛的運來調節,以達到陰陽互補,陰陽和諧的境界。如遇陰寒之地,則為純陰不育,即使有生助,也難獲厚福,凡論命都要陰陽、寒暖配合方為得當。
如果巳午未夏月,陽氣大旺,則命局流於枯燥,必須安頓一點濕潤之氣,如果日主的用神或喜神取東南陽暖,歲運就需配點西北陰寒之方,取陰陽至生之理;如再行東南陽暖之運,則為孤陽不生,即使為生助喜用神之運勢,也不免時運崎嶇,事業坎坷,不經歷一番艱苦奮鬥,不能有光明的前程。
這也是論命實踐中經常遇到的一個問題,求測者在大成之年往往感覺並沒有那麼順利,結果是好的,過程卻是曲折的,這是因為好運還需要有好的氣候條件。
調候對任何一個命局都是必須的,只是有的命局陰陽寒暖適宜,有的命局有所偏頗而已,命局講究的是陰陽平衡,五行均停。如果日主生於冬夏時令,冬則寒凝,夏則炎熱,孤陰孤陽,陰陽不能合適成配,尤顯重要,則就必須要以調候為急。
今天分析其中的三種情況:官印相生中的調候問題、傷官見官中的調候問題、傷官佩印中的調候問題。
1-官印相生格局中的調候:
原文說:印綬遇官,此謂官印雙全,無人不貴。然而,如果木生冬令亥子之月,月令印綬,水凍木寒,凍水不能生木,冬木不能發育,雖然透庚辛官星,然而所透的官星則金從水勢,愈增水之寒氣;如若透戊己財星,則水寒土凍,亦毫無生機,所以財官皆無所用。
雖然官印雙清,也難顯貴,惟有見丙丁二火透干,丙丁火為木之食傷,食傷雖傷官星,但是有寒木向陽之勢,一陽解凍,萬物復甦,財官印綬才有可能為我所用。
冬令氣候寒凝,旺水司權,水凍冰冷,木勢休囚,根氣未能舒展,萌櫱未發,歸根復命,必要有丙火調候,有陽光普照,能驅寒解凍,花木方有向陽之意,水木方能有生機,木才能萌發。
或者支見寅巳,寅巳中暗藏丙火、戊土,寒木向陽,見丙為貴,但是見壬水透出,得丙火,富中取貴。如果沒有根,火旺為傷官格,傷官格雖然主聰明秀氣,木火傷官還主文才出眾,但是冬月旺水當權,本身無土,木則無財,傷官之氣不能流行,人雖靈巧,亦不能發達,所以命局也不能沒有土財。有火而陽和氣暖,有土而水止不流,有水而土潤木滋,傷官生財,可為富貴之造。
日主木取火為用者,一方面為生財,另一方面重在調候,所以丙丁二火皆能為用。用火者,切忌水透傷火,如再見壬癸水出乾,火被克滅,日主必定一貧如洗。
冬月之木,不外乎用殺、用傷兩法,然而冬月水旺,水勢泛濫,戊土決不可少,故此,冬月之木,若見食傷生財,反生為克,見財破印,化忌為喜,反克為生,更見丙丁,寒本向陽,無有不貴。
徐樂吾所舉清朝某尚書的命例:
庚、戊、甲、丙
寅、子、寅、寅
甲木生於子月,寒冬氣勢寒凝,陽氣剛剛開始萌動,尚被寒氣所困,水凍木寒,木無生氣,戊土也是凍土,寒金也不能為用,金土木皆無生發之氣,無所用之。但見丙火時干獨透,以其調和氣候,丙火清純,寒木向陽,有寒谷回春之象,命局有此一火,全盤皆活。
徐樂吾認為命局中財官(戊、庚)皆為閒神,以丙火洩身調候為用,然而,丙火能生戊土,戊土又生庚金,庚金臨絕,氣勢休囚,樂得財星之生,以財星滋殺格看,財生弱殺,日主身旺足以敵殺,可為貴格。
清朝彭玉麟的命造:
丙、辛、戊、癸
子、醜、子、醜
戊土生於醜月丑時,醜中己土,為戊土旺地,可以助身,但是,寒冬臘月,土為凍土,無生發之氣,癸水也凍為冰,身財兩失其用,非丙火照暖,其用不顯。好在丙火年乾透出,雖與辛相合,但是合而不化,仍然不失陽和之氣,癸水財來就我,而且大運順行東南木火之地,丙火得地,而戊土辛癸,皆得顯其用,亦調和氣候之功,故為顯貴之造。
2-傷官見官格局中的調候:
傷官見官,為禍百端,而金水傷官見官反而要見官,這是為什麼呢?還是調候的需要。
冬令之金,金臨死絕之地,不能發達;而天寒金凍,水凍成冰,不能發揮滋潤的作用;水冷金寒,乃為清枯之命局,必須用火以照耀,金水得火,方得有生氣,所以取火為第一優先。
官星與傷官對峙,官星被傷,雖然不能為利,但是,如果不見官星,整個命局必是一派死絕之氣,終究不能發越,而見官星,雖然有所損害,但對格局整體而言,卻利大於弊,故有金水傷官喜見官之說,這裡實在是兩利相權取其重,兩害相稱取其輕。
誠如《三命通會》所言:金以水為傷,以火為官,水雖克火,若金寒水冷,不得火溫,難以濟物,況水得火,成既濟之功。
《子平真詮》也說:非官之不畏夫傷,而調候為急,權而用之也。所謂為急者,就是優先考慮的意思,而權而用之,即是不得已而為之。
《子平真詮》傷官訣云:傷官火土宜傷盡,金水傷官要見官;木火見官官要旺,土金官去反成官;惟有水木傷官格,財官兩見始為歡。
然而,金水傷官用官者,雖以見火為美,不論官殺,但是必須要命局身印兩旺,財官通根,方能為貴格。
比如徐樂吾評註中所列命例:
甲、丙、庚、戊
申、子、辰、寅
庚金生於十一月,子水月建,子中本氣癸水,為庚金傷官,此為金水傷官格。日主庚金地支申子辰三合不化,申辰作用雖然受影響,但是,可以繼續發揮作用,天干有戊土印星相生,傷官佩印,但冬令金寒土凍水為冰,毫無生氣,日主與印綬、財星皆失其用,格局清冷,不能發福。幸而四柱見丙火透出,一陽解凍,寒谷回春,萬物復甦,財印皆能為日主所用。木火通根於寅,庚金得祿坐印,傷官不傷於官,方為貴造,貴為黃堂。
又如徐樂吾所列命例:
己、丙、庚、甲
酉、子、辰、申
本命造雖然也為庚金生子月,寒金凍水,以調候為第一優先,丙火透於月干,似與前造相似,但是,前例甲丙通根於寅,財官有氣,不怕水傷,而此造丙甲雖透,但無根氣,財官無氣,不能為用,格局高低大別於前。庚金祿歸於時,用傷官以洩秀,傷無財輔助,只有傷官一用,所以雖小富而不能取貴。丙火為配合所不可缺,但如無丙火調候,定為清寒之造。
必須補充說明的是,這兩個命例均不滿足身旺的條件,但是,也屬於通根透干可用,實踐中發現,很多命例不可拘泥於絕對的身旺身弱,可用即可。
冬令金水傷官雖以調候為宜,但是,諸如四柱的生克制化,刑沖會合,也要隨宜而配置,還需要根據日主之需要,弱則扶之,旺則抑之。
比如又一命例:
丁、壬、辛、丁
巳、子、巳、酉
辛金生於子月,壬水透乾,壬為辛金傷官,丁火年時兩透,通根於巳,丁火有力,足以暖局,然而,辛金雖長生於巳,但其根弱,不足以任傷官之洩,丁火以克,仍需生扶日主為宜。好在時支酉金,為辛金之祿,日元得祿而身旺,為傷官駕殺格,亦可取為貴格。
通過這個命例分析,可以得出一個結論:冬令金水傷官格,不可缺火,但不一定單一取之為用,只為調候,至於隨格取用,還需根據格局需要,另行考慮為宜。見之反為秀氣,非官不畏傷官,而是調候為急,權且用之。
3-傷官佩印格局中的調候
傷官佩印,一定是傷官旺而身弱的格局,但是,夏木傷官佩印者,必須要調侯,夏令氣候炎熱,木退氣休囚,火勢乘旺,木洩氣過重,元神被洩,所謂木不南奔者,虛脫之體,難任財官。
日主木性枯槁,須用水滋,得火則自焚,所以,夏木傷官,火旺而無水以調候,絕非上格。夏木得水,以火濟水,以水濟火,水火既濟,陰陽和協,還有潤土滋水的功效,所以,日主其秀百倍。
夏木得水,氣勢自然繁榮,取財取官殺,皆可以為用,夏木不可無水調候,但是,用水則非有金生不可,無源之水易乾涸,取金為輔,即逢印看殺之意。日主本以火為傷官,以金為官殺,火雖克金,若木繁火熄,不得金砍削,難以通明,況且金若得火,成器物之象,所以,傷官佩印,不忌官殺星。
冬令以用火為美,夏令以用水為佳,得其中和為美。比如徐樂吾在評註中所說清朝某觀察命造:
庚、壬、甲、丁
辰、午、辰、卯
甲木生於五月,丁火司杖,火旺氣燥,木性虛焦,調候為急,不能缺水,以癸水為佳。甲木日主,時得卯木帝旺之地,又見年支辰、日支辰,辰為木之餘氣,也可以助身,所以甲木也不算虛弱。
四柱不見癸水而見壬,也可以藉以調候,又得年干庚金之生,不為孤水,庚金生印,兩辰納火之躁,又可養金蓄水,干支配置中和,丁火傷官洩秀,格成傷官生財格,所以為富貴之命,得高官厚祿。
這裡再一次印證了一個觀點,實踐中,判定一個命局財官是否可以為用,關鍵看日主是否通根透干有生助,有則可用財官,當然,行運肯定還是繼續生助為佳。
《窮通寶鑑》云:五月甲木,木性虛焦,先癸後丁,庚金次之;火旺水溢,木盛而繁茂,則要用庚金製之,但庚金太多,則要有丁火制庚。只宜出生旺之方,不宜居死絕之地。行南方運,火旺水死,水化成灰;行西方運,如原局壬癸水不透,無水引化,必見不測之災;行東方木地為佳,甲木得到比助,行北方水運次之。
但是,夏木洩秀,如果日主自身旺盛,也有不需要佩印者,比如徐樂吾注中所列一命例:
己、庚、甲、丁
卯、午、寅、卯
甲木日元,坐下寅木,自坐祿地,年時雙逢卯木,甲木之陽刃,甲木雖不得時令,但得勢、得地,日元已旺,不用印生,自然也不怕月令午火,盜洩其元氣。但是,四柱火勢太炎,孤陽無陰,為偏枯之局,僅有己土一點濕土,不足以調和陰陽之氣,僅能小貴,終不及佩印之格清秀,難成高檔次格局,不過也不像金水傷官那樣,必須見火調候,否則必為清苦之造。
我們概括一下今天所述的三種情況:
1-官印相生格局,仍需調候優先,寧可失之平和,也要首先調候,否則諸事難成。
2-金水傷官喜見官,格局喜忌也要一併考慮,不一定單一取之為用,只為調候,也要根據格局需要,隨格取用。
3-夏木傷官佩印者,必須要調侯,冬令以用火為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