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行運變格之論,爭議還是比較大的。
大運能改變格局,從《三命通會》到《子平真詮》是一脈相承下來的,是一種傳統的正宗理論,是經過實踐證明的正確的理論。
但是,也有人認為,原命局的格局,不會隨著大運、流年的改變而改變,同時,還說這是所謂現代派命理的發明,與命理正宗理論是截然相反的,並且以此斷定,原命局隨著大運、流年的變化,而轉換格局這一說法,是一種偽理論,我們權且作為一家之言。
八字命局,在於四柱幹支的組合,以及生扶制化、刑沖會合的相互作用,大運干支在一個命局中,有著和原局干支同等重要的作用,以理而論,大運就能和原局干支一樣,有改變和成就一個格局的作用和能力。
大運既然也參與了原局的生克制化、刑沖會合,大運也就有成格變格的權利和能力,原來的四柱組合,也會因為大運的參與,其間干支的相互作用,也會跟著發生變化,因為這種變化,有格局不能改變者,但是,也免不了因為相互作用的變化,而導致格局發生改變的情況。
這種因大運而致使原來的格局發生變化,雖然不為常法,不太常用,但是,實踐中也會不時見到,一旦遇到,其吉凶的推斷,就不能以常理來推斷。
遇到因大運而成格或變格者,則要以變化後的格局,重新進行喜用神的分析,以及忌神的判斷,另尋生助救應之神。如果變化後的格局,為喜者,其富貴壽考更好;但是,若變化後的格局,為忌者,其間貧賤禍患尤重。
比如姚文敷的八字命局:
辛、甲、丙、戊
未、午、申、戌
徐樂吾評註:月令陽刃,而丙臨申位,旺而不旺,雖以食神為用,究嫌氣勢不足。至寅運,格局突然變換,寅午戌三合,身旺洩秀,為陽刃用食,氣勢回殊,格局頓清。因原局午戌半會而隔申,逢寅沖申而會齊火局,否則,不能去申而代之也。
姚君在此運中,一躍而為兩淮鹽運使。特此類命造,須原局本美,成而未全,逢運成之也。既可以變格為貴,亦可以變格為賤,其為福為禍,自較常理為尤重。若原局不佳,則暴興暴落,殊不足取耳。
淺叔評註:姚文敷命造,丙火日主生於午月,是陽刃格局,年有未土、時有戌土,夏天燥土助火,午未合化為火,月上還有甲木偏印生之,日主強旺無疑,徐評認為氣勢不足顯然不夠準確。
陽刃格局本喜架殺,但是,柱無明見的官殺,喜時上透出戊土、年有辛金財星,食神坐戌有力,財星得申支帝旺,陽刃格用食神生財也可以成格,只是陽刃格局無官殺,有食神生財,格局不夠更高而已。
庚寅大運,寅午戌成陽刃局,但是,幸虧丙丁火不透,庚金偏財透出能克去甲木偏印,食神洩刃生財就變得更加純粹,因此,此運就可一躍而為兩淮鹽運使。
庚金財星去印,使得食神生財格更加純粹,談不上格局的變化,充其量只是格局成立得更加確定而已。
原命局有用神,但是未成其氣勢,不能顯其力量,見大運,則大運的干支與原局干支互相配合,成其氣勢者,則為格局成立,這裡的關鍵在於有大運干支的參與,原局用神方能發揮其效用,則為成格。
比如原文所說,丁火生於辰月,四柱天干透出壬水,丁火以壬水為官,若見丁火日主身旺,以壬水官星為命局用神,而壬水官星僅有辰中一點餘氣為根,屬於用神無力,此則為格局本命用神未成,然而,大運若見子、見申,或子申會水,或申辰拱合而壬水透,壬水根變重,力量倍增,官星的效用大顯,此即因大運而成格,實際上是大運增強了命局用神的力量。
又比如乙木生於辰月,身弱需要印綬滋扶,四柱地支見申、見子,地支中雖然有申辰拱合、子辰半合等,然而四柱天干不見壬癸水透出為化神,地支合而不化,地支之水就不能引出,還不足以生扶乙木日主,此雖四柱有水為印綬用神,力量卻不強,此為用神成而未全。
因為地支所藏,不透天干,則不能引出,其力不顯,若逢天干透,引出支中所藏,即為乾透支藏,力量甚重。
若是大運行至壬癸水地,充當化神,引出地支中所藏之水,補原局之不足,印綬清透根深,神貫氣足,用神得力,方顯其用,此則屬於格局因憑藉大運以成全者。
以上所論是因大運而成格,那麼,又何為變格呢?變格者,格局變化之謂也。
比如年干戊土,月干壬水、日主丙火,時干庚金,先不考慮地支對整個格局的影響,單就天干而言,此則財星生七殺,食神制七殺,為食神制殺格。但是,大運若見丁火,丁則與壬合,丁壬兩失其用,原來的格局則因丁壬之合,變化為食神生財格,此即為變格。
食神制殺格,食神為用神,食神生財格,財星為用神,食神為喜神,格局變化,用神也發生了變化。
但是,此種變格,運過之後,又會恢復原來的狀態。
徐樂吾在評註中舉例說,丁火生於辰月,乾透壬水,為丁火官星,見大運透出戊土,以辰中戊土為根,戊土為丁火傷官,傷官能克官,徐樂吾認為這也是一種變格,實際則不然,原局如果以官星為用神,大運遇傷官則為破格,而不是變格。
又比如徐樂吾所舉另外一例說,壬水生於戌月,戌藏戊土、丁火,四柱天干透出丁、己,通根於戌,為乾透支藏,丁為壬水之財,己土為壬水官星,地支再見寅午,為財旺生官格,如果大運再行戊土,戊土為壬水七殺,這樣天干有丁火財星、己土官星,戊土七殺,格局天干見財,而且官、殺並見,財生官格中出現七殺,用神不清而混雜,徐樂吾也認為這是一種變格。實則也不然,最多是原局幹頭官殺混雜,格局不清而已。
總之,因大運的不同,使得用神發生改變的,方能稱之為變格,用神被傷不能認為是變格。
再比如下面例子就屬於用神變化的情況。
壬水生於亥月,月建亥水為日主祿地,四柱又透出己土官星,為建祿用官格,如果大運逢寅卯之地,亥與寅合而為木;如果大運逢卯,亥卯也半合為木,月支亥水因會合而由建祿化成傷官,原局為建祿用官格局,因會合而變為傷官見官格,用神必然發生變化,前者以官星為用神,傷官見官則以財星或印星為用神。
但是,所謂的變格,也僅限於行寅運或卯運的十年,運過之後,又恢復原來的格局。比如本例下一運行辰運,辰中本氣為土,己土官星得地得助,仍為建祿用官格。
大凡用神發生變化者,方可稱之為變格,儘管格局千變萬化,但是,用神始終不變,則不能稱為變格。
人這一生的吉凶禍福,與大運、流年的關係非常密切,原局和流年、大運干支之間,如有刑衝剋戰,要視體用喜忌,權衡利弊,視其宜與不宜,判斷禍福吉凶。
有的人一生始終功名富貴,是因為命局中日主生旺,其所用吉神,或官財,或印食,皆帶祿得令,不偏不倚,無刑衝剋害,大運又步步皆吉,所以,能成就其事業,出將入相,超前人之基業,立當代之功名。
有的人忽然驟興,聲名顯達,是由於原局柱中所用的喜用之神,盡皆得位乘旺,而且合格,只是原局日主身弱無力,不能勝任其福,所以,不免勞困貧乏,而突然逢好運生扶,日主得其強健,命局財官方能為我用,體用兩得其宜,虎嘯風生,富貴大發。
這種情況一般是偏氣乘和,衰身以遇旺地,所以一遇吉運,便應運而發,前後迥異。也有日主強旺,七殺純而不雜,但是,原局卻無制伏之神,富貴不成,得大運行食神、傷官之地,七殺得以制伏,七殺化為權柄,以致功名顯達,出類超群,制神力旺,發福非常,所以突然驟興,由貧賤而至富貴,全由行運得地之力,方見能見其興旺,但如大運不至,即為平常人物。
有的人始終潦倒貧困,而中間突然奮發,又有開始榮耀奮發,而中間衰落者,是因為四柱中日主本身健旺,用神也旺,但是,行運的宜與不宜而已,要有好運相幫之時才可以發達。如若大運加臨,大運不能為我所用,見其財而奪之,用其官而傷之,臨其印而壞之,逢其食而梟之,若逢此大運,禍不可勝言。但是,如果其惡運一去,又逢好運扶持,即可以使其用神一新,猶如早苗得雨,勃然而奮發,時運使然而已。
也有的人半世困頓,而晚年卻成就功名,則是因為四柱身強,或見陽刃比肩,又各爭旺,而惟財官七殺等用神,虛浮輕少,不能為日主所用,無力成其功名。若大運所行又不能去忌助喜,則一生饑寒,勞苦落魄。
直至晚年,突然逢好運相助,補起財官七殺等用神,或假殺為權,或刃逢殺制;或得財星以生官等,權貴而顯揚,財旺而發福。
通過八字命局原局的分析,可以認清自己命局的本質,找準人生的定位,而通過大運流年的分析,可以了解運途的走勢,確定人生的發展方向與順逆。
概莫能外。